雨夜的藥局燈光格外刺眼,老陳盯著玻璃櫃裡那排藍色包裝,指尖在櫃檯邊緣敲出不安的節奏。「男士雙效艾力達」的燙金字樣在燈下泛著微光,像極了他逐漸消逝的中年自信。
「這種一般是事前半小時服用。」藥師壓低的嗓音驚醒了他的躊躇,「記得搭配溫開水,第一次建議從半顆開始。」結帳時自動門突然開啟,老陳慌忙將藥盒塞進西裝內袋,彷彿藏著什麼見不得光的秘密。
這個秘密終究沒能藏住。週末妻子整理衣櫃時,從他冬季大衣裡摸出那盒未拆封的藍色藥盒。「你就這麼不相信我?」她眼眶泛紅的質問比任何指責都刺痛。那晚老陳在書房抽了整夜煙,手機螢幕亮著醫學院老同學的對話框:「雙效配方是同時解決供電與控制系統——伐地那非改善血流,鹽酸達泊西汀調節敏感度,就像同時修復電路板和供電系統。」
懷著破釜沉舟的心情,他開始用工程師的嚴謹記錄用藥日記。第一天那顆帶薄荷涼意的藥片滑過喉嚨時,他想起藥師說的「艾力達效果快嗎」的疑問,在筆記本寫下:「第3天:像生鏽的水龍頭突然通了道,但水流還不穩定」。第七天清晨他在久違的晨勃中醒來,激動地補上註解:「年輕時那個鬧鐘還沒響就自動開機的身體記憶正在復甦」。
二十八天的周期裡,他逐漸理解藥師那句「臨床八成三有效率」的深意——原來十個老友裡有八個都在悄悄使用。最讓他震撼的是某次加班夜,組裡年輕小伙盯著他抽屜裡的藥盒訥訥道:「學長也…?」那一刻他忽然笑出聲,彷彿卸下千斤重擔。
當夫妻倆重遊墾丁蜜月旅館那晚,妻子從行李箱夾層摸出那個藍色藥盒時,兩人都愣住了。「我以為你會需要…」她話未說完便被老陳擁入懷中。海浪聲聲拍岸,他想起自己曾問醫生朋友艾力達怎麼吃最有效,現在他終於明白,真正起效的不是藥理作用,而是重新學會誠實面對自己的勇氣。
返程前他將剩餘藥片轉贈給那位年輕同事,在機場洗手間留下這段話:「這不是認輸,就像近視戴眼鏡,我們只是需要正確的工具來重拾美好生活。」透過舷窗望著漸遠的陸地,他發現雲層之上的陽光永遠耀眼。